图纸要标注部件编号、引用符号,确保清晰可辨且与说明书一致。
基本标注要素
视图名称与比例
- 每个视图(主视、俯视、侧视等)需明确标注其方向及比例尺(如“1:1”),确保技术一致性。“主视图”“左视图”或英文缩写“FRONT”“LEFT”,若采用局部放大图,应注明放大倍数(如“2:1”)。
结构特征标识
- 零部件编号:用连续数字或字母组合标记独立组件,并与部件清单对应。
- 关键尺寸:包括长度、直径、角度等核心参数,优先标注功能相关的重要尺寸(如配合间隙、安装定位尺寸)。
- 表面粗糙度符号:按ISO标准标注加工面的粗糙度等级(如Ra值),影响装配精度和性能的部分需重点标示。
材料与工艺要求
- 在图纸空白处或标题栏附近说明主体材料的牌号(如“SUS304不锈钢”“AL6061铝合金”),特殊处理工艺(热处理、电镀)需附加文字注释或符号标记。
公差与配合规范
类型 | 示例 | 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尺寸公差 | ±0.05 / H7/g6 | 孔轴类配合部件 |
形位公差 | ⊥0.02A(垂直度)、○0.1B(同轴度) | 高精度传动结构 |
表面处理 | 阳极氧化、发黑处理 | 耐腐蚀或美观需求 |
焊接符号 | ∠45°角焊,焊脚高度3mm | 金属框架连接部位 |
注:形位公差基准面需用带圆圈的字母(如“A”“B”)标注,并与被控要素关联。
动态与特殊状态说明
- 运动轨迹示意:对可动部件(如铰链、滑块),用虚线绘制极限位置并标注运动范围角度或位移量。
- 工作状态模拟:若设备存在多种工况(展开/收缩、充气/放气),需分栏绘制不同状态下的结构变化,并标注关键参数差异。
- 剖切指引:全剖视图需用剖切平面线(粗实线+箭头)指示投影方向,半剖视图应保留部分外形轮廓以辅助理解。
标准化与合规性标记
- 专利编号与申请信息栏显著位置填写PCT国际申请号、国家代码及发明名称。
- 认证标志适配区:预留CE、FCC等认证标识的加贴区域,避免遮挡关键尺寸标注。
- 版权声明框:小型水印文字注明“本设计受XX国专利保护,未经许可不得仿制”。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如何区分必要标注与冗余信息?
A:以“制造可行性+权利界定”为原则,仅保留直接影响生产的几何参数、装配关系及创新点对应的结构特征,避免重复标注通用标准件(如螺栓孔位可引用国标库),轴承座只需标注内径公差和轴向定位尺寸,无需重复标记螺纹细节。
Q2:三维模型导入图纸时如何处理多视角冲突?
A:采用“主视图优先+辅助视图补充”策略,将核心功能面作为主视图投影方向,其他视角通过局部放大图或断面图展示复杂内部结构,建议使用图层管理功能隐藏非当前视角的线条,确保各视图间投影关系清晰可追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