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枣是以坚果(如巴旦木)为内核,外层包裹奶粉、麦芽糖等制成的甜味零食,属于**休闲食品/糖果类
按食品大类划分
层级 | 具体归属 | 核心特征 |
---|---|---|
一级分类 | 休闲食品/零食 | 非正餐食用,满足日常消遣需求 |
二级分类 | 糖果制品 | 高糖分、甜味主导,含包裹或夹心结构 |
三级细分 | 涂层/裹衣类糖果 | 外层包裹粉状或液态物质(如奶粉、椰蓉) |
✅ :奶枣本质是「以红枣为核心,裹上乳制品混合物」的复合型糖果,属于糖果制品下的细分品类。
按产品形态与工艺解析
基础构成
- 主体:去核红枣(天然果干)
- 填充物:杏仁/巴旦木等坚果仁(提升口感层次)
- 外层:奶粉+麦芽糖浆+黄油制成的乳脂涂层(决定“奶香”风味)
关键工艺特征
工序 | 作用 | 对分类的影响 |
---|---|---|
低温烘烤 | 保留红枣纤维感,避免过度脱水变硬 | 区别于高温膨化制做的脆性零食 |
反复滚裹 | 形成均匀致密的乳脂层 | 符合“涂层糖果”的典型生产方式 |
密封包装 | 隔绝湿气防止结块 | 需标注为“糖果”而非散装农产品 |
👉 此工艺组合使其既不同于普通蜜饯(无油脂包裹),也有别于单纯坚果制品(含水果基底)。
与其他相似产品的区分
对比项 | 奶枣 | 阿胶枣 | 巧克力榛子 |
---|---|---|---|
核心基料 | 红枣+坚果+乳脂 | 红枣+驴皮胶+中药材 | 可可豆+榛子 |
主要功能 | 能量补充/休闲消费 | 滋补养生 | 高端甜食享受 |
法规分类 | GB/T 31740《糖果巧克力》 | SC/药食同源标准 | GB/T 19343《巧克力》 |
⚠️ 注意:市售部分低价“奶枣”仅用廉价植脂末替代奶粉,此类产品仍属糖果但营养价值显著降低。
常见问题与解答
Q1: 为什么超市货架上有时把奶枣放在“坚果区”?
A: 这是基于消费场景的交叉陈列策略,由于其含有整颗坚果仁,且部分品牌主打“每日坚果”概念,商家会将其作为混合坚果套餐的搭配品,但从生产许可证和执行标准来看,仍属于糖果制品。
Q2: 自制奶枣在家存放时表面出现白色粉末是怎么回事?
A: 这是乳糖析出的正常现象,称为“返砂”,因家庭制作未添加乳化剂,当环境湿度变化时,奶粉中的乳糖结晶就会渗出,不影响食用,可将奶枣密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