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类商标属家用/厨房器具范畴,主要覆盖餐具、炊具、家庭清洁工具等
第21类商标
第21类商标是中国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》中的一类,主要涵盖家庭及厨房用具、日用陶瓷/玻璃制品、清洁工具及相关物品,这类商标的核心在于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基础需求,尤其是与“居家环境维护”“饮食准备”直接相关的产品。
核心覆盖范围
一级类目 | 二级细分举例 | 典型商品/服务 |
---|---|---|
家用器皿 | 餐具、饮具、烹饪用具 | 碗碟、杯子、锅铲、刀叉勺组合 |
日用玻璃/陶瓷制品 | 花瓶、茶具、装饰摆件 | 马克杯、花盆、瓷盘 |
清洁工具 | 扫帚、拖把、抹布、垃圾桶 | 吸尘器配件、洗碗刷、垃圾袋收纳盒 |
宠物用品 | 喂食器、饮水器 | 猫狗食盆、鸟笼挂饰 |
其他家居日用品 | 衣架、晾衣架、蚊香盒 | 钥匙盒、肥皂盒、牙签筒 |
注:若产品含电子元件(如电饭煲),则可能需额外注册第9类(电子产品)。
关键特征解析
✅ 功能性导向:以实用价值为主,强调物理属性(材质、形状)而非创意设计。
❌ 排除项:纯装饰性艺术品(归入第14类珠宝首饰);大型工业设备(归入其他类别)。
🔄 关联延伸:部分高端定制厨具可通过外观设计专利强化保护,但商标注册仍需落脚于实际用途。
典型应用场景
- 制造业:生产保温杯的企业需注册此类别以规避侵权风险。
- 零售业:超市自有品牌的保鲜盒、储物罐需布局该类别。
- 跨境电商:出口欧式骨瓷餐具至海外市场时,国内源头厂商需提前注册。
- 初创品牌:新兴智能家居硬件(如智能温控水壶)除注册第9类外,实体容器仍需本类别兜底。
常见问题与解答
Q1: 如果我只卖塑料制的菜板,是否需要注册第21类?
👉 答:必须注册!无论材质(塑料/木质/竹制),只要用于厨房切割食材,均属第21类“家用器皿”范畴,未注册可能导致仿冒品合法流通。
Q2: 我设计的一套卡通造型儿童餐具,能否仅靠著作权维权?
👉 答:著作权可打击完全一致的抄袭,但对近似设计难以约束,建议同步注册第21类商标,通过《商标法》禁止他人在同类商品上使用相同/近似标识,保护更全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