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定义
PCT是《专利合作条约》(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)的英文首字母缩写,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管理的国际专利申请体系,其核心目标是简化多国专利保护流程,降低跨国申请成本。
PCT的核心机制
通过单一申请即可指定多个缔约国(目前覆盖约158个国家/地区),实现“一案多投”,具体分为两阶段:
| 阶段 | 关键步骤 | 时间范围 |
||||
| 国际阶段 | 提交国际申请→形式审查→国际检索报告→书面意见(可选)→公布国际申请 | 自优先权日起1830个月 |
| 国家阶段 | 根据目标国法律完成翻译、实审及授权程序 | 需在规定期限内启动 |
✅ 注:并非最终授权,仅为过渡性程序;各国仍需独立审核后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。
与传统巴黎公约路径对比
维度 | 传统巴黎公约路径 | PCT路径 |
---|---|---|
递交方式 | 分别向各国局单独提交 | 统一提交至受理局(如中国CNIPA) |
优先权保留期限 | 12个月 | 可延长至30个月 |
初期费用 | 高(多次缴纳) | 较低(仅需支付基础费+附加费) |
灵活性 | 无缓冲期,需快速决策 | 提供更长评估时间 |
适用场景 | 明确目标市场的紧急布局 | 不确定未来市场时的试探性保护 |
典型应用场景
- 初创企业/个人发明人:预算有限且尚未确定商业化区域时,可通过PCT争取融资或寻找合作伙伴。
- 技术迭代快的领域(如AI、生物医药):利用30个月窗口期观察市场需求变化,动态调整目标国名单。
- 大型跨国公司:集中管理全球专利组合,减少重复劳动。
常见误区澄清
⚠️ 错误认知:“获得PCT国际专利”=拥有全球专利权。
👉 事实:PCT仅产生国际申请号,实际专利权仍由各国专利局独立授予,若未在截止期内进入国家阶段,则视为放弃。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 如果我在PCT申请中修改了权利要求书,会影响原有优先权日吗?
A: 不会,只要在优先权日起16个月内提交原始说明书及附图,后续修改不影响优先权效力,但新增内容无法享受优先权。
Q2: PCT申请的总费用大概多少?
A: 以中国申请人为例,基础费约¥1.5万(含国际费+手续费),每增加一个国家需额外支付约¥200500元,相比直接向欧美日韩分别申请,总成本可节省30%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