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草产品属中药材/药食同源品类,涵盖保健用品、日化
核心归类依据
艾草产品因加工工艺、使用场景及功能定位差异,可归属于多维度分类体系,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向:
分类维度 | 对应类别 | 典型示例 |
---|---|---|
药品监管属性 | ✅ 中药饮片/中成药 | 🌿 艾叶(经炮制后入药)、艾绒胶囊(需取得国药准字批号) |
保健功能定位 | 💊 保健食品/功能性食品 | ☕️ 艾草茶包(含有效成分提取,标注蓝帽子标识) |
日常消费品 | 🛁 日化用品/个人护理品 | 🧴 艾草沐浴露、洗发水;🍃 艾草香囊、驱蚊贴 |
医疗辅助器械 | ⚕️ 一类/二类医疗器械 | 🔥 艾灸贴、艾灸盒(需符合YY/T标准,具备械字号) |
文化民俗用品 | 🏮 传统文化制品 | 🎉 端午艾草束、门挂艾草剑(非药用装饰用途) |
特殊形态延伸 | 🍵 代用茶/调味料 | 🌸 干燥艾草碎(作为茶饮原料,执行GB/T 20371标准) |
关键判定要素解析
是否具有治疗作用
若宣称"祛湿散寒""调理经络"等疗效 → 必须按药品或医疗器械管理,需提供临床验证数据; 仅标注"舒缓疲劳""改善睡眠"等普通功效 → 可归为保健食品或日化品。
生产工艺决定资质要求
生产环节 | 所需资质 | 监管部门 |
---|---|---|
直接粉碎/干燥 | 食品生产许可证(SC) | 市场监管局 |
提取浓缩加工 | 药品GMP认证 | 省级药监局 |
制作艾灸器具 | 医疗器械注册证 | 国家药监局 |
调配复方制剂 | 中药制剂备案 | 中医药管理部门 |
包装标识特征对照表
项目 | 药品级艾草制品 | 食品级艾草制品 | 日化级艾草制品 |
---|---|---|---|
批准文号 | 国药准字Z/B+8位数字 | SC1xxxxx(食品生产编号) | 妆字号/卫消字号 |
功能声称 | 明确主治病症 | "辅助降血脂"等限定用语 | "滋润肌肤"等体验描述 |
禁忌症标注 | 必须列明 | 可选标注 | 无需标注 |
执行标准 | 《中国药典》 | GB 70962016(糕点) | QB/T 1857(洗护用品) |
常见误区澄清
⚠️ 误区1:"所有含艾草的都是中药"
→ 纠正:超市售卖的艾草青团属于普通食品,其使用的艾草粉仅需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。
⚠️ 误区2:"自制艾条可以随意销售"
→ 警示:根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,用于人体穴位灸疗的产品必须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。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 网店销售手工现制艾草膏需要注意什么?
A: 需重点核查三点:①原料艾草是否来自中药材种植基地(附检测报告);②生产过程是否符合《艾绒质量要求》(GB/T 30383);③若宣称"治疗颈肩疼痛"则需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,否则只能标注"肌肉放松"等非治疗性描述。
Q2: 进口韩国艾草足贴在国内销售如何合规?
A: 该类产品通常按化妆品备案(需做安全性评估),但不得宣传"排毒""祛湿"等医疗术语,建议选择已通过跨境电商正面清单的商品,并在包装上加贴中文标签注明"本品为卫生用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