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权商标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(如赔偿权利人损失)、行政责任(责令停止并罚款),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
民事责任
-
停止侵害
- 立即停止生产、销售带有侵权标识的商品,销毁现存侵权产品及包装材料。
- 移除网站、宣传资料中的侵权商标元素。
- 例:某企业因使用与驰名商标高度相似的LOGO被诉,法院裁定其官网首页需删除相关图片链接。
-
赔偿经济损失
- 计算方式:权利人实际损失 → 侵权人获利 → 参照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 → 法定赔偿(上限500万元)。
- 注:若侵权人恶意侵犯且情节严重,可适用惩罚性赔偿(最高达四倍)。
- 例:甲公司仿冒乙公司知名饮料包装,导致乙销量下降30%,法院判赔包含市场份额流失在内的间接损失。
-
消除影响
- 在媒体发布声明澄清侵权行为,恢复权利人商业信誉。
- 特别适用于食品、药品等关乎公共安全的领域。
- 例:保健品厂商擅自添加知名药企商标,除赔偿外还需在全国发行的健康类报刊公开致歉。
行政责任(市场监管处罚)
违法行为 | 处罚措施 | 典型场景 |
---|---|---|
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 | ① 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② 没收、销毁侵权商品及工具 ③ 罚款(违法经营额5%10%) |
小作坊生产假名牌运动鞋 |
跨类别混淆性使用 | ① 限期改正 ② 罚款(最高10万元) ③ 情节严重可吊销营业执照 |
餐饮店招牌突出显示奢侈品牌标志 |
伪造/涂改注册商标证明文件 | ① 没收违法所得 ② 处10万元以下罚款 ③ 构成犯罪移送司法机关 |
中介机构协助他人伪造商标注册证 |
刑事责任(涉刑情形)
《刑法》第213条【假冒注册商标罪】
✅ 构成要件:
- 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;
- 非法经营数额≥5万元 / 违法所得≥3万元;
- 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:①两年内二次行政处罚后又犯;②灾难救援物资等特殊品类。
⚖️ 量刑标准:
| 情节层级 | 刑罚幅度 | 附加刑 |
||||
| 一般情节 | 3年以下有期徒刑 | 单处罚金 |
| 情节严重 | 37年有期徒刑 | 并处罚金 |
| 情节特别严重 | 7年以上有期徒刑 | 并处罚金 |
⚠️ 关联罪名: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(明知故犯)、非法制造/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。
特殊主体责任划分
主体类型 | 归责原则 | 免责条件 | 举证责任 |
---|---|---|---|
生产者/制造商 | 严格责任 | 自证已获授权 | |
批发商/零售商 | 过错推定责任 | 证明不知侵权且说明合法来源 | 提供进货凭证、合同等 |
电商平台经营者 | 双重审查义务(事前+事后) | 已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侵权 | 留存平台治理记录 |
广告发布者 | 形式审查义务 | 核对委托人资质及商标证明文件 | 保存广告档案至少2年 |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 如果只是在相似商品而非同种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,是否构成侵权?
A: 根据《商标法》第五十七条,若容易导致公众混淆,即使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仍属侵权,判断标准包括商标显著性、知名度、共存时间等因素,小米”手机与“华米”智能手表虽属不同品类,但因名称近似且存在市场混淆风险,可能被判侵权。
Q2: 个体工商户销售不知道是侵权产品的货物,能否完全免责?
A: 不能,根据《商标法》第六十四条,销售者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方可免责:①能证明商品系合法取得;②能指明供货方身份,仅以“不知情”为由无法免责,仍需承担停止销售的责任,但可免除赔偿责任,建议保留完整的采购单据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