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类(医药品类)
根据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》(基于尼斯协定),药品的核心商标注册类别为第5类,涵盖以下典型项目:
| 子类别 | 具体内容 |
|||
| 【0501】组 | 人用药(化学药、生物药、中成药等)、原料药、药用辅料 |
| 【0502】组 | 医用营养品、婴儿食品、代乳品 |
| 【0503】组 | 兽医用药、动物用化学品 |
| 【0504】组 | 消毒剂、杀菌剂、卫生用品(如创可贴、棉签) |
| 【0505】组 | 中药药材、成方制剂(需注意传统知识保护特殊规则) |
| 【0506】组 |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(若含药性成分需结合具体功效判断) |
注:纯功能性描述词汇(如“降压”“消炎”)通常无法直接注册为商标,需搭配显著性标识。
关联拓展类别
除第5类外,以下类别常用于完善品牌布局:
| 类别 | 适用场景 | 示例 |
||||
| 35类 | 药品推广、连锁经营、电商平台入驻 | “药品销售连锁加盟”“在线药房” |
| 44类 | 医疗服务(诊所、体检中心等提供药品的场景) | “中医诊疗服务”“健康咨询” |
| 10类 | 非侵入式医疗设备(如血压计、血糖仪) | “电子体温计”“家用制氧机” |
| 3类 | 药妆类产品(需符合“妆”字号审批) | “祛痘精华液”“修复霜” |
| 30类 | 保健食品(带“蓝帽子”标识) | “维生素C咀嚼片”“鱼油软胶囊” |
特殊注意事项
- 中药材命名限制:含地名的道地药材名称(如“霍山石斛”)可能因缺乏显著性被驳回,建议添加图形或联合商标。
-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影响: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在商标维权中更具优势,可主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权。
- 互联网售药资质绑定:开展网售业务的企业需同步持有第35类“药品零售或批发服务”商标。
常见问题与解答
Q1: 如果我只做OTC药品,还需要注册其他类别吗?
✅ 答:即使专注OTC市场,仍建议至少注册【5类+35类】,35类用于门店招牌、电商店铺命名,防止他人抢注导致经营障碍。
Q2: 研发阶段的创新药能否提前注册商标?
✅ 答:可以,只要不违反《药品管理法》对通用名称的规定(如不可使用疾病名称),即可进行防御性注册,但需注意后续获批上市时,实际使用的商标须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