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54

Good Luck To You!

侵权 可以告什么罪

视情形可诉侵犯著作权罪、假冒注册商标罪、侵犯商业秘密罪等,若达立案标准

并非所有侵权行为均构成犯罪

需注意:绝大多数侵权行为属于民事纠纷(如赔偿损失),仅当情节严重、符合特定条件时,才可能上升为刑事案件,以下列举实践中常见的可追究刑事责任的“侵权类”罪名及适用场景:


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(最常见类型)

序号 罪名 法律依据 核心构成要件 典型情形举例 刑罚幅度
1 假冒注册商标罪 《刑法》第213条 未经授权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情节严重(非法经营额≥5万/违法所得≥3万) 生产仿冒名牌服装并贴标销售 7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
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 《刑法》第214条 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仍销售,销售金额巨大(≥5万元) 批发售卖高仿手机 拘役至7年有期徒刑+罚金
3 非法制造/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《刑法》第215条 伪造、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此类标识,情节严重 地下工厂印制知名商标标签 37年有期徒刑+罚金
4 侵犯著作权罪 《刑法》第217条 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作品/计算机软件/音像制品,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盗版影视资源牟利、抄袭网络小说出版 3年以下有期徒刑+罚金;
特别严重者310年+罚金
5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《刑法》第218条 明知是侵权复制品而销售,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书店大量销售盗版书籍 5年以下有期徒刑+罚金;
数额巨大的510年+罚金
6 侵犯商业秘密罪 《刑法》第219条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/披露/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,造成重大损失(≥30万元) 员工窃取公司核心技术卖给竞争对手 3年以下有期徒刑+罚金;
后果特别严重的37年+罚金
7 假冒专利罪 《刑法》第224条 未经许可在产品上标注他人专利号,冒充专利产品 普通产品标注虚假专利编号误导消费者 3年以下有期徒刑+罚金

⚠️ 其他关联犯罪(由侵权行为衍生)

行为表现 可能触犯罪名 法律依据 关键条件 示例
暴力抗拒执法人员查处侵权行为 妨害公务罪 《刑法》第277条 使用暴力、威胁方法阻碍执行职务 店主殴打市场监管人员
捏造事实诋毁他人商誉构成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损害商业信誉、商品声誉罪 《刑法》第221条 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≥50万元 竞争对手散布虚假质量问题谣言致企业倒闭
侵权纠纷引发聚众扰乱公共秩序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《刑法》第290条 首要分子组织多人破坏正常秩序 维权人群围堵政府机关/交通要道

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要素

  1. 主观故意性:多数罪名要求明知故犯(如“明知是假冒商标”);
  2. 量化标准:达到立案追诉标准的金额/数量/损失额度;
  3. 社会危害性:对市场秩序、创新环境造成实质损害;
  4. 特殊主体身份:部分罪名限定为单位工作人员(如侵犯商业秘密罪)。

实务处理建议

▶️ 优先民事途径:90%以上的侵权争议通过民事诉讼解决(停止侵害+赔偿); ▶️ 刑事报案条件:收集证据证明涉案金额/违法所得/损失达到刑事立案标准; ▶️ 交叉保护机制:同一行为可能同时承担民事赔偿+行政处罚+刑事责任(如既赔钱又被判刑)。


📌 相关问题与解答

Q1: 我在某宝买到假货,能不能直接去法院告卖家坐牢?
👉 :不能,网购假货属民事欺诈,买家可主张退一赔三(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),若要追究刑责,需向公安机关举报并提供证据证明卖家达到刑事立案标准(如累计销售金额超5万元)。

Q2: 公司程序员离职后把代码带到新公司使用,原公司能告他犯罪吗?
👉 :若该代码属于原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(即商业秘密),且造成原公司损失超30万元,则可能构成《刑法》第219条的侵犯商业秘密罪,需提供保密协议、访问权限记录、经济损失鉴定报告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«    2025年9月    »
1234567
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
22232425262728
2930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搜索
最新留言
    文章归档
    网站收藏
    友情链接

    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3

    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