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基本原则
1️⃣ 具备显著特征
✅ 定义:需能使相关消费者区分商品/服务来源,而非单纯描述性表述。
⚠️ 反例:"甜"用于糖果类商品(仅直接表明质量特点);"锐"用于刀具(缺乏辨识度)。
💡 技巧:自创词(如「小米」)、任意性词汇(如「苹果」用于电子产品)更易获准。
2️⃣ 不得违反禁用条款
序号 | 禁止情形 | 典型示例 |
---|---|---|
国家及国际组织名称/旗帜/徽标 | "联合国"、"红十字会" | |
带有民族歧视性 | "蛮族"、"支那" | |
欺骗性或易使公众误认产地 | "法国小镇"(非真实地域) | |
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有不良影响 | "二奶"、"赌神" | |
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 | "北京烤鸭"(特定例外除外) | |
仅由本商品的通用名称构成 | "面包"(食品类) | |
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/原料等特点 | "纯棉"(纺织品) | |
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 | "极品"、"最佳" | |
复制/模仿他人未续展的驰名商标 | 仿"可口可乐"包装的文字设计 |
文字形式规范
3️⃣ 汉字使用规则
✔️ 可含规范汉字、少数民族文字、艺术化变形字(需保持可识别性)。
❌ 错别字、自造字、笔画缺失/冗余可能导致驳回。
📌 注:繁体字与简体字视为不同文字,需统一申报版本。
4️⃣ 外语及数字运用
🔄 外文需无含义冲突,且中文部分须同步标注(若指定颜色需分别声明)。
⛔ 纯外文商标易因无显著性被拒,建议搭配图形或中文联合注册。
🔢 数字本身通常缺乏显著性,需结合其他元素(如"7ELEVEN")。
5️⃣ 特殊符号处理
✨ ®、™等标识不可作为商标组成部分,仅能标注在核准后的使用中。
⚡️ 标点符号(如!、&)需谨慎使用,可能影响整体视觉效果审查。
实务操作要点
6️⃣ 相同/近似判定标准
🔍 采用"音、形、义"综合比对原则,跨类别保护驰名商标。
📝 例:"蓝天"牙膏与"蓝空"洗发水可能被判近似。
7️⃣ 动态合规要求
⏰ 新修订的《商标审查审理指南》强化了对"蹭热点""博眼球"类商标的打击力度。
🌐 涉外商标注册需注意目标国的文化敏感性(如龙图腾在某些国家含贬义)。
常见问题与解答
Q1:我想用网络热词"绝绝子"注册商标可行吗?
A:存在较高风险,该词汇属于流行语,既缺乏显著性又易产生不良影响,且可能侵犯在先权利人的权益,建议改为"绝代佳人"等既有创意又不涉敏感的组合。
Q2:我的商标包含"有机"二字为什么被驳回?
A:根据《商标法》第十一条,"有机"属于直接表示商品原料品质的词汇,无法单独注册,解决方案:①添加显著前缀(如"绿野有机");②改换为非直接描述性词汇(如"臻选"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