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T援引加入指依《专利合作条约》提交国际申请后,指定中国并办理
核心定义与背景
PCT援引加入(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under PCT Chapter II) 是《专利合作条约》(PCT)体系中的一项特殊程序,允许申请人基于国际检索报告(ISA/IPEA出具的书面意见)或国际初步审查报告(Chapter II Patentability Report),直接向指定国家的专利局提出进入国家阶段的申请,从而跳过部分重复审查步骤,加速授权进程,其本质是利用国际阶段已完成的技术评估成果,简化后续国家审查流程。
适用条件与操作流程
✅ 前提条件
要素 | 具体要求 |
---|---|
✅ 已启动国际初步审查 | 需完成Chapter II程序并获得可专利性报告 |
✅ 目标国认可该机制 | 仅适用于明确接受"援引加入"的国家/地区(如中国、欧专局等) |
✅ 时限要求 | 须在国际初审报告发文后规定期限内(通常30个月优先权日起算)办理 |
🔄 标准操作步骤
-
准备基础材料
- 国际申请号+国际公布文本
- 经认证的国际初审报告副本
- 必要时补充修改的权利要求书/说明书
-
提交援引请求
向目标国专利局递交:- 《援引加入声明表》
- 缴费凭证(减免后的官费)
- 代理委托书(如有)
-
形式审查阶段
各国专利局主要核查:- 文件完整性与格式合规性
- 优先权效力延续状态
- 是否超出10项独立权利要求的限额(部分国家限制)
-
实质审查衔接
- 采用"信任原则":原则上采纳国际初审上文小编总结,除非发现新理由驳回
- 少数情形下可能安排简短面试答辩
优势对比分析
维度 | 传统国家阶段申请 | 援引加入模式 |
---|---|---|
审查周期 | 平均23年 | 缩短至1年左右 |
成本支出 | 全额缴纳各项费用 | 减免30%50%基础费用 |
驳回风险 | 完全独立二次评估 | 依托国际权威上文小编总结降低风险 |
灵活性 | 可大幅修改保护范围 | 仅限有限范围内的适应性调整 |
适用范围 | 所有技术领域 | 排除外观设计等特殊类型 |
典型应用场景
⚠️ 推荐使用情形
- 多国布局且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
- 技术方案经国际检索未发现明显缺陷的高质量案源
- 急需快速获得重点市场专利权的战略项目
❌ 慎用情况
- 原始申请存在重大撰写缺陷
- 目标国法律对特定主题有特殊限制
- 计划进行大规模权利要求扩张的情形
常见问题与解答
Q1: 如果国际初审报告显示缺乏新颖性,还能继续援引加入吗?
A: 不可以,援引加入的核心前提是国际初审报告给出肯定性上文小编总结,若报告指出存在现有技术否定创造性,则必须转为常规国家申请,并针对异议理由进行反驳。
Q2: 在中国实践中,援引加入是否需要重新翻译申请文件?
A: 根据最新实践,自2023年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允许直接引用英文国际公布文本,无需强制提交中文译本,但需同步提供关键部分的简要中文释义,这一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