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标TM号并非官方术语,一般指处于申请阶段的商标所标注的标识,表明该商标已提交申请但尚未获
核心概念解析
商标"TM"号并非法定编号,而是企业在商业活动中主动标注的标识符。
- "TM"含义:英文Trade Mark(商标)的缩写,表明该标志正处于商标注册申请流程中,尚未获得正式核准;
- 与"®"的本质区别:"®"是国际通用的注册商标专用符号,仅适用于已完成注册并取得《商标注册证》的商标。
✅ 典型使用场景示例表
阶段 | 可使用的符号 | 法律意义 | 风险提示 |
---|---|---|---|
申请提交后至初审公告前 | ✔️ TM | 宣示性权利主张 | 无排他效力,可能发生冲突 |
初审公告期 | ✔️ TM | 临时禁止他人抢注相同/近似商标 | 仍存在被驳回或异议的风险 |
注册成功后 | 享有专用权及法律保护 | 需持续续展维持有效性 |
关键特性说明
-
自主标注属性
▶︎ 无需经商标局审批,申请人可自行决定是否标注; ▶︎ 电商平台入驻、产品包装、广告宣传等场景常见; ▶︎ 部分国家/地区要求必须标注序列号(如美国采用SerNo.+数字格式)。 -
功能价值体现
- 🔄 市场告知作用:向公众传递品牌培育意图,建立消费认知关联;
- ⚖️ 证据保全意义:证明使用在先的事实,应对潜在侵权纠纷;
- ⚠️ 风险预警功能:对同业竞争者形成心理威慑,降低恶意模仿概率。
-
重要限制条件
❌ 不等于注册成功,无法对抗第三人合法权利; ❌ 若最终未获准注册,前期投入的宣传成本可能损失; ❌ 超范围使用可能构成虚假宣传(尤其食品医药领域)。
操作实务指南
步骤 | 具体要求 | 常见错误规避 |
---|---|---|
标注位置 | 置于商标右上角/右下角 | 避免遮挡主体图文 |
字体规范 | 小于主商标文字的1/3大小 | 禁用红色背景(易与官方文件混淆) |
组合方式 | "TM"单独出现或配合申请号共同显示 | 不可与"®"混用 |
时效管理 | 自申请日起至驳回/放弃前有效 | 注册成功后应立即更换为"®" |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 如果我一直使用着带有TM标志的logo,但是商标注册失败了怎么办?
👉 A: 需立即停止在该商标上使用TM标识,继续使用可能构成侵权,建议:① 修改设计重新申请;② 转为未注册商标谨慎使用;③ 购买已注册商标进行替换。
Q2: 我发现某公司的网站宣称其商标有TM资质,这可信吗?
👉 A: 需辩证看待,TM仅代表申请行为,不代表授权合法性,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该商标的真实状态,重点查看「受理通知书」文号与当前状态是否匹配。
延伸知识:我国《商标法实施条例》第六十三条规定,使用"®"但未注册的行为将面临行政处罚,而使用"TM"不存在此类风险,建议企业在启动注册程序后及时标注,既保护自身权益,也遵守商业诚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