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标使用包括:附着于商品/包装;用于广告宣传;印制在交易文书;网络展示;展览展销;许可他人使用;须按核准
核心原则下的规范使用
-
严格匹配注册形态
✅ 须按《商标注册证》记载的文字、图形、字母、数字、三维标志及颜色组合等要素完整呈现,不得擅自拆分、增减元素或修改比例。
⚠️ 例:若注册的是红色“可口可乐”文字+波浪形飘带图形,则不可单独使用文字或更换为蓝色。 -
限定商品/服务项目范围
📌 仅能在核定使用的商品/服务类别上标注®标识,超范围使用可能导致权利不稳定。
📦 例:食品类商标注册人不可直接将商标用于化妆品包装。
典型应用场景分类
使用类型 | 实施主体 | 操作要点 | 法律意义 |
---|---|---|---|
自主实际使用 | 商标权所有人 | ▫️ 生产环节嵌入LOGO ▫️ 销售物料印制 ▫️ 官网/APP界面展示 |
维持商标有效性的核心依据 |
授权许可使用 | 被许可方 | ▫️ 签订书面许可合同 ▫️ 向商标局备案 ▫️ 监督商品质量 |
扩大市场覆盖的法律途径 |
关联企业共用 | 母子/兄弟公司 | ▫️ 需作共存协议公证 ▫️ 各自独立维权 ▫️ 避免混淆公众认知 |
集团化运营的品牌协同策略 |
跨境延伸使用 | 海外子公司/代理 | ▫️ 提前进行国际注册 ▫️ 遵守当地禁用条款 ▫️ 翻译名称需显著区别原标 |
全球化布局的必要前提 |
特殊使用形式解析
变形使用边界
- 🔍 允许情形:因载体限制进行的等比例缩放(如瓶身曲面印刷)、黑白转换(单色申请除外)
- ❌ 禁止行为:改变显著特征(如正方形变圆形)、添加非功能性装饰导致误认
组合使用规则
- ⚖️ 当注册商标与他人基础较强的未注册商标组合使用时,需评估侵权风险
- 💡 建议通过版权登记保护原创设计部分,形成复合权利屏障
电子媒介应用
- 💻 网站页眉/脚注、APP启动页属于有效使用场景
- 📱 小程序图标、短视频水印需保持完整注册形态
常见误区警示
错误做法 | 潜在后果 | 正确做法 |
---|---|---|
仅将商标作为搜索关键词 | 无法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公开使用 | 在网页源代码中植入可识别的商标图样 |
员工制服印模糊的小号商标 | 难以证明真实使用意图 | 采用清晰可见的标准尺寸标识 |
展会背景板临时张贴 | 证据效力较弱 | 制作永久性固定装置 |
发票抬头仅写企业名称 | 未体现商标要素 | 同时标注企业名称+注册商标 |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 我们想把注册商标中的汉字改成繁体字使用可以吗?
👉 A: 根据《商标法》第四十九条,这种行为属于"自行改变注册商标",是违法的,即使简繁体之间存在对应关系,也会导致注册失效,如需变更,应当重新提交新的商标申请。
Q2: 如果某类商品暂时停产,这段时间内完全不用该商标会不会有问题?
👉 A: 根据连续三年不使用撤销制度,只要存在真实的停产客观原因,并提供相应证据(如设备检修记录、原材料采购中断证明等),可以向商标局说明情况,但建议至少保留少量象征性使用(如样品陈列),以降低撤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