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54

Good Luck To You!

商标饮料是什么类

商标中的饮料一般属第32类(啤酒及不含酒精的饮料),部分含酒精归33类

饮料类商标主要涉及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》(基于尼斯分类)中的以下两类
| 类别号 | 适用范围 | 典型示例 | |||| | 第32类 | 无酒精饮料(饮用水、果汁、碳酸饮料等) | 矿泉水、苏打水、果汁、运动饮料、茶饮料 | | 第33类 | 含酒精饮料(酒类及配制酒) | 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、鸡尾酒、果味预调酒 |


详细解析

第32类:无酒精饮料

适用场景:所有不含酒精的日常饮品均需注册此类别。
覆盖范围:普通饮用水、天然泉水、果汁、蔬菜汁、碳酸饮料(如可乐)、能量饮料、植物蛋白饮料(豆奶/杏仁奶)、即饮咖啡/茶饮等。
注意要点:若饮料宣称具有保健功能(如补充维生素),需同步注册第5类(人用药)以避免侵权风险。

第33类:含酒精饮料

适用场景:任何含酒精成分的饮品均属此类。
覆盖范围:蒸馏酒(威士忌/伏特加)、发酵酒(啤酒/葡萄酒)、利口酒、果酒、药酒、调制酒(如杨梅酒)等。
特殊提示:低度酒饮(如含5%酒精的果啤)仍需归入本类,不可混入第32类。

⚠️ 易混淆场景区分

争议类型 正确归类 错误风险
乳酸菌饮料(含活菌) 第32类 误选第5类(非治疗用途)
胶原蛋白口服液 第32类+第5类 仅注册第32类可能导致漏洞
米酒(酒精度>0.5%) 第33类 误认为低度可放第32类

延伸保护策略

为构建完整品牌护城河,建议组合注册:

  1. 核心类别:按上述规则选择第32/33类;
  2. 关联类别
    • 第29类(食品):适用于固体形态配套产品(如速溶奶茶粉);
    • 第35类(广告销售):用于电商推广及连锁加盟;
  3. 防御性注册:若品牌名称易被恶意模仿,可在全品类进行占位注册。

相关问题与解答

Q1: 如果生产的是儿童专用电解质饮料,应该如何选择类别?

:仍属于第32类,虽定位特殊人群,但本质是无酒精电解质溶液,无需改变主类别,若配方含医药级电解质配比,建议增加第5类注册。

Q2: 某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含0.3%微量酒精的气泡水,能否直接注册第32类?

:不可以,根据国家标准,只要标注酒精含量>0.5%vol即视为含酒精饮料,必须注册第33类,即使实际口感无明显酒味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«    2025年9月    »
1234567
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
22232425262728
2930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搜索
最新留言
    文章归档
    网站收藏
    友情链接

    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3

    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