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号®/™应置于品牌名称右上角,紧随其后且字号略小,形成
通用规范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及实施细则,商标符号™、℠、®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核心原则:
- 首次出现时标注:在商品包装、宣传材料或文本中第一次提及该商标名称时,应立即在其右上角用上标形式添加对应符号(如“品牌名™”“产品名®”),后续重复出现时可省略。
- 位置固定性:符号必须紧邻商标文字的最后一个字符,不可分离或插入其他内容中间。“XX公司®”“YY科技℠”。
- 字体大小匹配:符号的高度应与所依附的文字字体高度保持一致,确保视觉协调性。
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应用
媒介类型 | 推荐位置示例 | 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
印刷品(书籍/手册) | 封面页脚、章节标题旁、版权页 | 避免跨页断行导致符号丢失 |
数字界面(网页/APP) | Logo右下角悬浮提示框、导航栏标签后缀 | 支持HTML实体代码™ 实现动态显示 |
视频广告 | 片尾字幕、画外音口播同步展示 | 持续时间≥3秒以保证辨识度 |
产品实物 | 铭牌边缘激光雕刻、外包装封条烫金印刷 | 需考虑材质耐久性和工艺可行性 |
特殊情形处理方案
多语言混合文本
当商标嵌入非中文语境时(如英文说明书),仍按原规则处理:
- 例:SmartHomeᵀᴹ System → “智能家居ᵀᴹ系统”
- 禁止将符号移至句首或独立成行
超长复合词组
对于超过8个汉字的组合商标,允许采用折行排版但需保持符号完整性: 错误示范:智·能·生·活 正确示范:智能生活ᵀᴹ(换行后继续接下半部分)
艺术化设计限制
若因美学需求调整符号形态,须满足: ✅ 最小可识别尺寸≥2mm(印刷品) ✅ 颜色对比度符合WCAG AA标准(数字媒体) ✅ 变形幅度不超过原始比例的±20%
常见误区警示
错误类型 | 典型表现 | 合规修正方案 |
---|---|---|
随意替换符号 | 用©代替®标注注册商标 | 根据确权状态严格区分使用 |
多级嵌套标注 | “XX集团®旗下YY子公司℠品牌…” | 每个独立主体单独标注,避免层级混淆 |
隐蔽性过强 | 浅灰低透明度水印式呈现 | 采用与主色调反差≥40%的高饱和度显示 |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未注册的商标能否使用®标志?
答:不可以,根据《商标法》第九条,只有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才能标注®,擅自使用将面临最高15万元的罚款(参照第五十三条),未注册商标应使用™或℠标识。
Q2: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如何合规展示商标符号?
答:建议在以下三处同步标注:①主图左上角Logo旁;②标题末尾(如“[品牌名]®正品保障”);③产品参数表的“知识产权”栏目,同时需确保移动端视图下符号清晰可辨,避免因压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