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申请需满足:专利类型为发明或实用新型;申请人是缔约国国民/居民;发明具新颖性、创造性和实用性
申请PCT国际专利申请的主要条件及要求
基本资格主体
项目 | 具体要求 |
---|---|
申请人类型 | 自然人、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提出;若为中国个人申请,需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。 |
国籍/住所限制 | 申请人须属于《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》(PCP)成员国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成员地区的居民或国民。 |
现有基础要求
✅ 必须已获得国家/地区阶段的首发专利授权(如中国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),且该专利处于有效状态,在中国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并获得授权后,才能以此为基础启动PCT流程。
时间窗口控制
⏰ 优先权期限管理:自首次申请日起12个月内需完成PCT国际申请递交,逾期则无法主张优先权,可能导致新颖性丧失风险增加,建议尽早规划以保留最大权益空间。
规范
📄 充分公开原则:说明书应详细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的程度,包括最佳实施方式、实验数据及附图说明;权利要求书需层次清晰,具备明确的保护范围界定。
语言与格式标准
🌐 国际局官方语言选择:可选择英语、法语、德语、日语、中文或西班牙语等作为提交语言;同时需按WIPO规定的PCT请求书、发明名称摘要等标准化表格填写相关信息。
费用缴纳机制
💰 两阶段付费模式:
- 进入时支付基本费+传送费;
- 根据指定国家的多少缴纳相应补充费用(如指定5个国家需额外支付对应金额),各国后续审查阶段还将产生独立官费。
代理机构协助要点
👨💼 专业服务价值体现:代理机构可协助完成以下关键工作:
- 评估目标市场的专利布局策略;
- 调整权利要求以适应多国法律差异;
- 监控国际检索报告并制定答辩方案;
- 管理期限复杂的进入国家阶段流程。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如果首次申请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,能否直接用于PCT申请?
A:可以,根据中国《专利法实施细则》,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同样可作为PCT申请的基础,但需注意部分国家可能对实用新型不给予保护,建议提前规划目标市场的专利类型匹配度。
Q2:PCT申请是否等同于在所有指定国家获得专利权?
A:否,PCT仅提供30个月的优先权缓冲期和统一的国际初步审查程序,最终仍需在每个指定国家的期限内完成翻译、补充材料及实质审查等本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