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54

Good Luck To You!

什么是在申专利

在申专利”指正处于审核阶段的专利申请,由专利局依法审查其新颖性、创造性及实用性等要件。

定义与基本概念

“在申专利”指的是正处于申请过程中、尚未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,这类专利已由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(或其他地区的专利主管部门)提交了正式申请文件,但还未完成审查流程并下发授权通知书,该技术方案处于法律保护的过渡阶段,其权利状态具有不确定性——既非完全公开的现有技术,也未形成稳定的排他性权益。

从流程上看,一件专利申请需依次经历受理、初步审查、公布(发明专利)、实质审查(部分类型)、授权公告等环节,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通常在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时会被主动公布,但此时仅处于“公开”状态;只有通过全部审查要求后,才会被授予专利权并颁发证书。“在申专利”的核心特征是:已进入法定程序但未最终获权。


主要类型及对应状态

专利类型 典型申请阶段 关键节点说明
发明专利 受理→初审→公布→实审→授权前 自申请日起约18个月公布;实审周期一般23年(可因补正、答辩等延长)
实用新型专利 受理→初审→授权前 无早期公布环节,初审通过后直接进入授权准备阶段,周期约612个月
外观设计专利 受理→初审→授权前 与实用新型类似,侧重形式审查,授权速度较快

注:“在申”状态覆盖从提交申请至收到授权通知前的整个区间,不同类型因审查规则差异导致时长不同。


法律属性与实际价值

  1. 临时保护效力:根据《专利法》,即使未获授权,申请人仍可依据“临时保护期”主张一定权益,若他人在专利申请公布后至授权前实施该技术,需支付适当费用(需后续通过诉讼或协商实现)。
  2. 新颖性保障:一旦进入申请流程,该技术会被视为“优先权日”起的现有技术基准之一,他人同期提交的相同方案可能因抵触申请被驳回。
  3. 商业价值局限:由于权利不稳定(存在被驳回风险),企业在许可、融资时通常更谨慎;但在技术布局中,可通过“在申专利”抢占时间窗口,阻止竞争对手快速跟进。

常见问题与解答

Q1:如何查询某项技术是否属于“在申专利”?
A:可通过各国专利局官网的公共检索系统(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“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”),输入关键词、申请人名称或申请号进行搜索,结果显示为“审中”“实质审查中”等状态的即为在申专利,部分数据库还会标注预计授权时间。

Q2:“在申专利”能否用于打击侵权?
A:理论上可以,但实操难度较大,因未获授权,无法直接提起侵权诉讼;不过若能证明对方明知你的在申专利仍恶意实施,可通过“专利申请权纠纷”主张损害赔偿,或待授权后再追溯至申请日之后的侵权行为,建议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«    2025年8月    »
123
45678910
11121314151617
18192021222324
25262728293031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搜索
最新留言
    文章归档
    网站收藏
    友情链接

    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3

    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