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复试常问包括自我介绍、对专利的理解与复述、专业问题、选择动机及职业规划等,旨在考察专业能力与岗位匹配度
专利审查协作中心(审协)复试核心内容详解
专业能力考察
-
技术方案理解与分析
- 要求考生针对给定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(如权利要求书、发明内容),解析其技术领域、现有缺陷、创新点及实施方式,可能涉及机械结构、化学配方或电子电路等具体场景。“请说明该装置如何解决传统方法的效率低下问题?”
- 需展示逻辑推理能力和对技术细节的把握,如判断是否满足新颖性/创造性标准。
-
法律条款应用实践
- 结合案例考查《专利法》《实施细则》及审查指南的运用,常见题型包括:
✅ 根据优先权声明核查文件完整性;
✅ 判断说明书是否充分公开;
✅ 模拟撰写审查意见通知书中的驳回理由(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)。
- 结合案例考查《专利法》《实施细则》及审查指南的运用,常见题型包括:
-
检索与分类实操模拟
提供IPC国际专利分类号数据库截图,让考生练习确定最相关的类目;或给出几篇对比文献,测试能否快速定位关键区别技术特征。
综合素质评估
考核维度 | 典型题目示例 | 评分重点 |
---|---|---|
沟通表达能力 | “向非技术人员解释什么是‘马库什通式’及其在权利要求中的作用” | 术语转化清晰度 |
应变反应速度 | 突然抛出超出常规范围的问题(如跨领域技术联想) | 思维发散性与冷静应对 |
团队协作意识 | 分组讨论复杂案件时的角色担当(领导者/协调者/执行者) | 观点整合与冲突调解能力 |
抗压心理素质 | 限时完成多道高难度题目后的追问:“你觉得刚才的回答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?” | 自我反思与持续优化态度 |
行业认知深度
- 政策动态追踪:近期修改的审查基准(如生物医药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认定)、新兴技术领域的特殊规定(AI算法可专利性争议)。
- 实务痛点探讨:如何处理低质量申请的策略、如何平衡加快审查周期与保证授权质量的矛盾,考官可能追问:“你认为当前审查流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风险点是什么?”
英语应用水平测试
- 阅读理解:选取WIPO公布的PCT国际申请片段,要求概括核心权利要求;
- 写作翻译:将中文答复意见转为英文版本,重点考察专业术语准确性(如“inherent technical bias”对应“固有技术偏见”);
- 口语交流:模拟与外国代理人电话会议场景,讨论优先权证明文件补正事宜。
相关问题与解答
Q1:如果遇到完全陌生的技术领域(如量子计算),该如何应对技术方案分析环节?
A:建议采用“三步拆解法”——①先定位基础原理所属的大学科门类;②提取权利要求中的动词短语作为功能模块切入点;③通过类比已知技术建立映射关系,例如将量子比特操控类比为传统电路中的开关控制,从而降低理解门槛,关键是要展现系统性分析框架而非依赖专业知识储备。
Q2:在讨论环节被其他组员否定观点时,怎样既坚持立场又保持团队合作?
A:推荐使用“数据锚定法+折衷提案”,首先用审查指南具体条款支撑自身论点(如引用第X章第Y条),然后主动提出可验证的中间方案:“我们可以先做扩大检索,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采纳这个特征。”这种方式既维护了专业性,又体现了灵活性和协作